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空投门槛提高 撸毛工作室面临转型困境
空投项目格局缩水,撸毛工作室叫苦连天
近期,多个知名区块链项目的空投活动引发争议,让许多专门从事撸空投的工作室叫苦不迭,甚至有人喊出要维权的口号。这波空投活动中,项目方的做法似乎越来越有预谋性,规模也越来越小,到最近的某Layer 2项目更是被指造假都懒得费心。
模块化区块链项目的空投争议
今年4月中旬,一个模块化区块链项目公布了其空投规则,这被认为是此轮项目方"骗炮"的开端。该项目作为模块化区块链趋势中DA层的领军者,曾在种子轮和A轮融资中共筹集7千万美元,融资方包括知名投资机构。
然而,当空投申领网站上线后,许多原本笃定能获得奖励的测试网参与者和Layer 2活跃用户却发现自己不符合资格。这引发了网上一片骂声,有人质疑规则和标准的公平性,甚至指责项目方存在"老鼠仓"行为。
更令人不满的是,与该项目有潜在业务关系的另一个模块化项目的代币持有者,以及参与节点运行的用户也未能如愿获得空投。在社区压力下,项目方最终决定进行第二阶段空投,以安抚部分用户。
拒绝公开规则的Layer 2项目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Layer 2项目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完全拒绝公布空投规则。项目联合创始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他们不会透露详细的代币创世空投规则。他们声称目标是公平,但承认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这位创始人似乎被激怒,在社区平台上发表了更为强硬的言论,表示不会回应关于空投的任何问题。
AI算力平台的PUA式运营
一个估值达10亿美元的AI算力平台曾承诺将有3200万代币空投给算力矿工。这个消息在3月至5月间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平台参与挖矿,甚至影响到了某些硬件设备的市场价格。
然而,该平台并不显示用户的积分情况,这让矿工们感到焦虑不安。有矿工抱怨说,平台既要求长期保持在线,又不透露实际积分,这种做法像极了PUA。考虑到租用算力或购买设备进行挖矿都需要成本投入,许多工作室和团队最终可能会亏本。
某Layer 2项目的争议空投
最近,一个融资规模达2.58亿美元的Layer 2项目的空投活动引发了更大的争议。该项目的领投方包括多个知名投资机构。
然而,空投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例如,该网络上最大的NFT市场声称他们没有收到任何空投,并质疑这是否是一个玩笑。更令人质疑的是,有1.2万个此前没有任何交互记录的地址获得了空投,而获得较大额生态空投的似乎都是项目方的关系户。
空投本质是营销费用
回顾十年前互联网企业发红包拉新的盛况,当时也有不少工作室靠薅羊毛为生。如今,即使是靠发红包起家的电商平台也变得吝啬起来。
这其实反映了项目发展的正常过程。项目方始终需要权衡有限的预算如何使用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早期加密项目由于交互门槛高,将资金直接用于用户奖励比投放广告更有效。但随着工作室开始批量造假用户,项目方自然会调整策略。
随着技术发展,许多项目的使用门槛降低,加密项目的空投可能会逐渐演变成类似互联网产品红包的形式——只有少数真实用户能获得微薄奖励。靠撸毛为生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对于那些经营撸毛工作室的人来说,或许是时候考虑转行了。对于仍想参与空投的个人用户,建议尽量采取零成本参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