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全球货币政策与加密货币市场:关注美联储之外的流动性变化
金融市场波动与加密货币前景分析
近期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周的剧烈波动,主要源于关税问题引发的避险情绪。这种突发性事件导致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出现短暂但剧烈的变化。然而,一旦市场对关税带来的基本面影响有了清晰认识,并且避险情绪得到充分释放,整体金融环境有望找到新的平衡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在上周五收涨,结束了一周的动荡。
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率指数变化可以看出,上周VIX指数创下近期新高。过去几年能与之相比的波动,除了去年某国央行加息引发的极端情况外,就要追溯到2020年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市场在过去一周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因为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确实罕见。
随着这种巨大波动暂时平息,影响加密货币市场走势的焦点又回到了"通胀"和"降息"这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因为只有降息才能带来充裕的流动性,也才能为以比特币为首的风险资产带来增长的希望。
通过对比过去10年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比特币的走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相关性。比特币过去10年的巨大涨幅正是建立在全球M2暴增的基础上,且这种相关性走势远超其他金融数据。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当美国公布与通胀或降息相关的数据时,比特币总会有所反应,因为这些数据最终影响的是是否有新的资金流入加密货币领域。
然而,目前加密货币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似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上,而忽视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指标——某国央行的资产规模。这一指标反映了该国当前的货币流动性情况。
当大家都在关注西方金融市场时,恰恰忽视了亚洲最大经济体的金融流动性,实际上它与比特币的涨跌幅同样密切相关。从数据来看,该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变化通常先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
有趣的是,在2017年比特币牛市中,美联储并不是"放水"的一方,反而全年加息了3次,且存在量化紧缩。但以比特币为首的风险资产在2017年表现依然非常乐观,因为某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在那一年创下新高。
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来看,也与该国央行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历史数据显示,该央行总资产规模与标普500的年度相关性系数约为0.32(基于2015-2024年数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要密切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同样需要留意亚洲最大经济体的金融数据变化。而最近有消息称:"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1月,某国存款总额为42.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存款总额约为17.9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从存款规模上看,亚洲这个经济体存在更多的金融可能性。如果其流动性改善,可能会带来某种变化。
当然,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即使资金的流动性增加,是否能够流入加密货币市场,毕竟还存在某些限制。不过,某些地区已经给出了积极的信号,从政策松紧程度和便利性来看,情况已经不同于几年前。
总的来说,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向,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变化,以便在市场风向转变时做好准备,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