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315曝光数据侵权乱象 人脸采集招聘泄露威胁隐私安全
数据时代的畸形发展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多个利用现代化和数字化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被曝光,令人震惊。这些案例涉及数据侵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非法采集人脸数据:一些商家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刷脸支付系统收集个人人脸信息。
个人简历信息泄露:某些招聘平台未经授权泄露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老年人手机安全隐患:一些应用程序通过复杂的套路获取用户数据。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断升级。过去的315晚会多是曝光销售劣质产品的品牌,而如今已经演变成以数据交易的方式悄然出售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在人脸识别滥用案例中,有超过20家知名品牌门店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这些系统能在顾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捕捉人脸信息,并自动生成编号。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摄像头不仅能抓拍表情,还能通过智能分析判断顾客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需要强调的是,人脸信息属于敏感的生物信息。根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得到信息主体的主动授权。然而,这些商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采集人脸信息,如果这些数据被泄露到黑市,可能会被用于不法用途,后果不堪设想。
求职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在招聘软件上提交个人简历,其中包含姓名、电话、学历和工作经历等真实信息。我们原本以为这些信息在第三方平台上是安全的,但事实证明,一些自称重视用户数据安全的平台,竟然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毫无保留地出售给了其他方。
这些案例凸显了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