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全球监管格局逐步形成
稳定币发展迅猛,全球监管格局初步成形
近年来,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资产,稳定币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结算、价值存储和投资工具。从2017年不到10亿美元的总流通量,到如今接近2500亿美元的规模,稳定币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在本轮牛市中,稳定币供应量持续增长,与比特币价格的攀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外部机构的介入,这些机构通常选择稳定币作为进入加密市场的媒介。
稳定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欧美、日韩等地区,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将稳定币用于日常交易。根据某支付公司的报告,稳定币在非加密领域最受欢迎的用途包括货币替代、支付商品和服务以及跨境支付。
在市场份额方面,美元稳定币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约占稳定币市场的99%。其中,USDT和USDC两大中心化稳定币合计占据了市场总量的80%以上。从公链角度来看,以太坊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Tron、Solana和BSC。
随着稳定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美国近期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监管提供了新的框架。该法案根据稳定币规模划分了监管机制,要求发行方维持1:1的储备金,并增加了对科技公司参与稳定币的限制。
欧盟早在美国之前就推出了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案,为包括稳定币在内的所有加密资产提供了全面的监管框架。香港也于去年提交了《稳定币条例草案》,采取牌照许可制进行管理。新加坡和迪拜等地也已开始针对稳定币制定相关政策。
总体来看,全球稳定币监管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主要集中在牌照许可、发行储备、风险隔离和反洗钱等方面。这些监管措施的出台,反映了稳定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为加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框架。
在未来,稳定币有望继续发挥其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桥梁作用,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和结算工具。同时,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稳定币市场有望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