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花旗研报:2030年稳定币市场或达3.7万亿美元 多重因素影响发展
2025年4月25日,花旗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字美元"的研报,对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部门应用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趋势主要由监管变革推动。
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在基本情形下可能增长至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下可达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下约为5000亿美元。预计稳定币供应仍将以美元计价为主,约占90%。同时,非美国国家可能会推动本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
报告认为,美国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可能会推动对美国国债的新增需求。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方有望成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虽然稳定币对传统银行业务构成一定威胁,但也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服务机会。
稳定币的运作依赖于发行方、区块链账本、储备与抵押以及数字钱包提供商等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稳定币市场主要由USDT和USDC主导,市场份额超过90%。近年来,稳定币交易量显著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月交易量约为6500亿至7000亿美元。
推动稳定币在美国及全球采用的因素包括:实用优势(如速度快、成本低)、宏观需求(如对冲通胀)、现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与整合、以及监管明确性的提高。专家认为,用户体验的改善和监管的明确将是推动稳定币普及的关键因素。
花旗研究所预测了稳定币市场的潜在规模,考虑了美元从纸币向稳定币的转移、短期流动性的重新配置、以及公共加密货币市场的增长等因素。
专家对稳定币市场的前景看法不一。乐观预期认为,随着稳定币成为全球交易的主要媒介,市场规模可能扩大5-10倍。悲观预期则认为,稳定币的使用可能仅限于加密生态系统和特定的跨境场景。
稳定币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加密货币交易、企业对企业支付、消费者汇款、机构交易和资本市场、以及银行间流动性管理等。这些应用场景在未来稳定币市场中可能占据不同比例。
报告还比较了稳定币与传统银行卡系统,指出两者都具有网络效应和强化循环的特点。然而,政治和技术发展可能导致稳定币市场呈现更多样化的格局,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
许多国家正在开发自己的CBDC,将其视为国家战略自主权的工具。这可能会影响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对于银行而言,稳定币既带来机遇也存在风险。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稳定币生态系统,如直接发行稳定币或提供相关服务。然而,存款向稳定币的转移可能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引发类似"狭义银行"的争议。
总的来说,稳定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未来走向将受到监管、技术进步、用户需求以及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