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LayerZero挑战跨链去中心化 安全性引发争议
跨链协议的去中心化挑战:以LayerZero为例
跨链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以太坊扩容方案。近年来,跨链协议造成的损失位居各类安全事件之首。然而,大众对这些协议的安全等级认知仍然不足。
LayerZero作为一种新型跨链解决方案,采用了简化的架构设计。它通过Relayer执行Chain A和Chain B之间的通信,并由Oracle进行监督。这种设计省去了传统的第三链共识和多节点验证,为用户提供了快速跨链体验。
然而,这种简化架构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超轻"跨链方案,LayerZero仅负责消息传递,而不对应用安全负责。即使允许多方运行Relayer,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任问题。这种设计可能导致攻击者通过替换节点来伪造消息,造成严重的安全漏洞。
LayerZero更像是一个中间件(Middleware),而非真正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它无法为生态项目提供统一的安全保障,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有本质区别。
多个安全团队已经指出LayerZero存在潜在风险。例如,L2BEAT团队发现其信任假设存在问题,而Nomad团队则指出了中继器的关键漏洞。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用户资金被盗。
回顾比特币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应该是点对点的,无需可信第三方。然而,LayerZero的设计要求用户信任多个角色,包括Relayer、Oracle以及使用其SDK的应用开发者。这与"中本聪共识"的核心理念相悖。
尽管LayerZero宣称自己是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的协议,但实际上它并不完全符合这些特性。它依赖预先安排的特权角色,缺乏有效的欺诈证明或验证机制。
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链协议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未来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借鉴零知识证明等先进技术,以提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只有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安全,跨链协议才能在未来的Web3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