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协议效力探讨 法院判决存疑引热议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探讨
近期,某地法院对一起涉及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协议的案件做出了引人深思的判决。该判决认定相关协议无效,理由颇为牵强。本文将探讨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议。
一、案情概要
2023年11月,孙某与鲁某签订《虚拟货币资产处理合作合同书》,约定双方利用各自资源进行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孙某支付20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由鲁某保管。合作期间产生纠纷,孙某于2024年12月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保证金及利息。
二、法院判决及理由
法院判定合同无效,同时驳回了孙某要求返还保证金的请求。
(一)合同无效的理由
法院认为,根据2017年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得从事法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法院认为双方行为变相支持了虚拟货币和法币的兑换,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故合同无效。
(二)不返还保证金的理由
法院认定双方构成实际合伙关系。根据合伙法相关规定,合伙关系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因此,法院不支持返还保证金的诉求。
三、判决存在的问题
判决依据不当:法院引用的2017年公告主要针对代币融资交易平台,而非自然人间的合作协议。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更适用于本案,但仍不足以直接认定协议无效。
忽视司法处置的合法性:涉币案件的司法处置,无论是先行处置还是集中处置,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效力高于行业监管文件。
误解处置流程:合规的司法处置通常在境外进行虚拟货币的变现,再将资金结汇入境,符合现有监管规定。
对合伙关系的认定可能欠妥:若无直接证据证明双方属合伙关系,将保证金认定为合伙出资可能不恰当。
四、对从业人员的建议
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是合法合规的业务,从业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依据。
规范合作协议: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明确约定各方权责,避免产生歧义。
保留完整证据:妥善保管所有相关文件和交易记录,以便在发生争议时维护自身权益。
关注政策变化:虚拟货币相关政策可能随时调整,需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并作出相应调整。
寻求专业法律意见: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具有相关经验的律师或法律顾问。
虽然虚拟货币已存在十余年,但许多司法机关对其认知仍有不足。随着区块链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相信未来司法系统对虚拟货币的理解将不断深化,相关判决也会更加合理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