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身份革命:去中心化数字身份重塑信任与主权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重塑信任的新范式
在当今数字时代,每次上网都可能被要求提供大量个人信息。这些数据往往成为企业盈利和政府存档的工具,甚至可能遭到黑客窃取。为了证明身份,用户不得不提供超出必要的信息。
然而,Web3 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一个真正由用户掌控的身份系统。去中心化身份(DID)让用户能够拥有自己的身份所有权,并灵活决定分享哪些信息以及与谁分享。
去中心化身份的运作机制
DID 可以被理解为用户自主创建的"数字护照编号"。它不依赖第三方分配,而是由用户生成并记录在区块链等去中心化网络上。这种身份不会被撤销,也不受制于任何单一平台或机构。
"可验证凭证"是由权威机构签发的电子版证书,如驾照、毕业证等,存储在用户的数字身份钱包中。DID 作为身份的核心锚点,每份凭证则对应特定信息。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势包括:减少数据泄露风险,不再被绑定在特定平台,验证过程快速高效。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同一身份,同时保持数据控制权。例如,只需证明"年满21岁"而无需透露具体生日。
Web3 中的身份演变
早在2021-2022年的NFT热潮中,数百万用户就通过注册ENS域名展现了对自主数字身份的需求。这种趋势反映了用户希望掌控线上身份和数据流向的愿望。
如今,去中心化身份已不仅限于头像或昵称,而是逐步发展为连接现实世界的工具和基础设施。
KILT Protocol:实现去中心化身份的实践
KILT Protocol 是基于 Polkadot 构建的身份协议,允许组织发行和验证凭证,用户则将这些凭证保存在自己的钱包中。这种方式无需上传敏感数据就能完成身份验证。
KILT 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游戏、企业KYC流程、DePIN项目和AI工具等。这些应用的共同优势是:用户可以验证身份而不失去数据控制权,同时保护隐私。
挑战与进展
尽管去中心化身份的基础架构已经成型,但在普及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标准不统一、监管不明确以及用户体验待改进等。
然而,也有令人鼓舞的进展。例如,W3C已正式认可DID和可验证凭证作为网络标准,标志着去中心化身份已成为未来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Polkadot:构建数字主权的基石
Polkadot 创始人强调,数字身份是通向更开放、公平互联网的关键。他倡导"自我主权"理念,即用户自主掌控数据,而非依赖平台。
KILT 作为 Polkadot 上的原生 rollup,提供了可扩展、安全、互操作的身份凭证系统。它利用 Polkadot 的共享安全、低费用和多链连接优势,使去中心化身份的构建更具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展望未来
去中心化身份正在重塑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它让用户重新掌握身份主导权,决定何时、何地、与谁分享信息。虽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生态已初具规模,在AI、DePIN、游戏等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Web3 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赋予人们"数字身份主权"的过程。未来的身份将更加主权化、可互操作和用户可控。Polkadot 正在努力使这一愿景成为现实,为构建更加开放、公平的互联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