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新范式:Web2高效计算与Web3快速验证的融合
AI领域演进:Web2与Web3的加速融合
近期观察AI领域发展动向,发现一个有趣的演进逻辑:Web2 AI正向分布式方向发展,而Web3 AI则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向实用性阶段。这两个领域正在加速融合。
Web2 AI的发展动态显示,AI模型正变得更轻量化、更便捷。本地智能和离线AI模型的普及意味着AI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大型云服务中心,而是可以部署在手机、边缘设备,甚至IoT终端上。同时,AI-AI对话的实现标志着AI正从单体智能向集群协作转变。
这种发展趋势引发了新的需求:当AI载体高度分布式时,如何确保分散运行的AI实例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决策可信度?这反映了一个需求逻辑链:技术进步(模型轻量化)导致部署方式改变(分布式载体),进而产生新需求(去中心化验证)。
另一方面,Web3 AI的演进路径也很明显。早期项目多以MEME属性为主,但近期市场开始转向更底层的AI基础设施系统性构建。各个功能层面如算力、推理、数据标注、存储等都出现了专业化分工的项目。
这反映了一个供给逻辑链:MEME炒作降温后,基础设施需求显现,促使专业化分工出现,最终形成生态协同效应。
有趣的是,Web2 AI在技术上日益成熟,但缺乏经济激励和治理机制;Web3 AI在经济模型上有创新,但技术实现却相对落后。两者的融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
这种融合正在催生一个新范式:链下"高效计算"和链上"快速验证"的AI组合。在这个范式下,AI不仅是工具,还成为具备经济身份的参与者。算力、数据、推理等资源重心虽在线下,但同样需要一个轻量化的验证网络。
这种组合既保持了线下计算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又通过轻量化的链上验证确保了可信度和透明度。
值得注意的是,AI的快速发展不会区分Web2和Web3,但人的偏见可能会。因此,我们需要以开放和前瞻的视角看待AI领域的发展和融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