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行业转型:从投机走向实际应用与价值创造

Web3行业的新拐点:从投机走向真正的应用

近期,Web3行业内部对以太坊的质疑声不断。许多人认为,以太坊基金会过于专注技术细节,而忽视了用户需求和商业化探索。这种担忧确实有其道理。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扩大到整个金融领域时,却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

传统金融机构和政府正在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的"Finternet"(金融互联网)概念,将通证化和区块链定位为未来金融体系的基础。这不仅是对新技术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

BIS多年来一直在系统性研究Web3技术,并于2019年成立创新中心开展实验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Bridge项目 - 一个基于EVM的多国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虽然该项目后来因地缘政治原因暂停,但已经展示了区块链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巨大潜力。

另一个重要举措是Project Agora,这个汇集了多国央行和40多家金融巨头的项目,旨在利用区块链构建全球统一的账本体系。这些行动表明,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全面拥抱区块链技术。

相比之下,Web3行业虽然一直高喊着大规模应用的口号,但实际上更多热衷于短期投机。这种鲜明对比不禁让人思考:我们追求的"大规模应用"到底是什么?

回顾过去几年所谓的"爆款项目",无论是MEME币、GameFi还是SocialFi,本质上都是披着创新外衣的投机游戏。这些项目虽然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并未真正解决实际需求。数据显示,在这类投机游戏中,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亏损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环境日益恶化,黑客攻击和诈骗事件频发。根据FBI报告,仅2023年美国民众就在加密货币领域蒙受了超过56亿美元的损失。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支付和金融无疑是Web3技术最具落地潜力的领域。传统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支付系统革新、实物资产通证化(RWA)、DeFi与传统金融的融合等创新应用。这些才是当前市场最迫切的需求所在。

对于以太坊和整个行业来说,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方向是否正确,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有价值的应用。如果继续过分关注技术革新而忽视市场需求,我们可能会错失真正的发展机遇。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传统金融体系或SWIFT网络反而可能成为推动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主力军。公链则可能被边缘化为小众的"投机乐园"。

面对这种局面,Web3行业需要重新思考发展策略:

  1. 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都应该立足于现实需求,着力解决真实痛点。

  2. 降低使用门槛:我们需要让技术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例如利用链抽象技术来改善用户体验。

  3. 创造持续价值:行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之上,而不能过度依赖投机炒作。

当前,Web3行业正从"蛮荒时代"逐步迈入"合规新纪元"。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监管框架的完善、传统金融机构的规范化参与、基础设施的合规化升级,以及Web3项目自身的合规转型,都预示着行业正在走向成熟。

Web3行业正踏入"合规新纪元",我们竭尽全力的"Mass Adoption"是不是走错路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是选择拥抱监管,寻求与现有金融体系的共生之路,还是固守"去中心化"理念,继续在监管灰色地带徘徊?是追求纯粹"赌场"式的扩张,还是致力于创造真实、可持续的价值?

以太坊生态目前面临着基础设施过剩与应用不足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要应对Solana等新锐公链的挑战,另一方面还要警惕传统金融势力在实际应用市场上的布局。如何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失市场竞争力,是以太坊必须面对的关键挑战。

作为行业参与者,我们都应该为推动Web3朝着更健康、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贡献力量。虽然投机属性难以完全消除,但行业不应只有炒作,还需要更多正向的发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盲盒开出大熊猫vip
· 07-07 09:43
传统金融唱唱跳跳来蹭热度
回复0
汤米老师1vip
· 07-06 21:01
不对劲 不应该早就gg了?
回复0
NFT数据侦探vip
· 07-06 21:00
finternet听起来像是2010年的流行词,老实说……但不得不说,bis的转变很有趣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