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生态引爆金融新格局 全球数字货币博弈升级
数字资产市场新纪元:稳定币生态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数字资产市场迎来重要里程碑,某知名稳定币发行公司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批以稳定币业务为核心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这标志着美元稳定币生态正式进入公开资本市场,也为数字资产领域开辟了新的蓝海。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法币与数字货币世界的桥梁,凭借价格稳定、高效低成本跨境支付以及对DeFi等创新场景的深度支持,正成为资本市场和金融科技企业争夺的核心战场。在全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稳定币生态呈现爆发式增长。无论是资本的涌入,还是政策监管的逐步完善,都彰显出稳定币在未来全球支付体系、跨境结算以及资产管理中的关键角色。
稳定币崛起的背景与价值
稳定币作为锚定传统法币价值的数字资产,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波动剧烈的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不同,稳定币通过1:1锚定美元等法币,实现价格稳定,极大降低了数字资产交易的风险。借助区块链技术,稳定币不仅加速了跨境转账和支付的效率,还为DeFi、数字资产兑换及全球商户收款等多元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
稳定币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价格稳定,规避波动风险:稳定币锚定法币价值,保证了交易和结算金额的稳定性,大幅降低交易风险。
跨境转账速度快且成本低: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球数分钟到账,远低于传统银行跨境汇款的时间与手续费。
支持多样化金融应用:直接接入DeFi借贷、资产兑换和数字商品支付等创新场景,极大拓展了数字资产的使用边界。
这些优势是传统法币难以实现的,极大提升了数字资产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主要美元稳定币项目概览
| 稳定币 | 发行方 | 总市值(截至2025年6月) | 储备结构 | 合规属性 | |-------|-------|---------------------|---------|---------| | USDT | 某境外注册公司 | 约1556亿美元 | 美债、现金、回购等 | 部分透明,曾受处罚 | | USDC | 某美国公司 | 约614.7亿美元 | 现金+短期美债,审计清晰 | 完全合规,监管合作对象 | | FDUSD | 某香港公司 | 约14.81亿美元 | 银行存款+短期证券 | 香港信托框架监管 | | PYUSD | 某支付巨头 | 约9.47亿美元 | 第三方托管,美债为主 | 受纽约金融监管 | | USDe | 某新加坡公司 | 约56亿美元 | 无现金,合成结构 | 无传统担保 | | USD1 | 某政治团队 | 约22亿美元 | 法币储存制 | 第三方监管 |
稳定币底层逻辑
稳定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背后,驱动力可归结为三个核心因素:监管真空、利差空间和国家博弈。
1. 监管真空: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规范
过去,稳定币发行和流通缺乏明确的全球统一监管标准,形成"监管真空"。这降低了发行门槛,吸引大量资本和项目快速进入,但也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随着各国开始出台相关法规,如香港即将实施的《稳定币条例》,为市场带来了制度规范与保障,推动行业走向合规化和成熟化。
2. 利差空间:资本眼中的"利润金矿"
稳定币发行方通过管理用户兑换的法币资金,投入低风险短期国债、质押加密货币或运用期货空头策略等多种方式,实现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某些项目甚至通过创新策略,跑出了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极具市场吸引力。高收益吸引资金快速涌入,形成资本聚集效应,推动稳定币规模快速膨胀。
3. 国家博弈:货币霸权与数字经济新战场
稳定币不仅是金融创新工具,更是国际货币竞争和数字主权的焦点。某政治团队支持的稳定币项目,试图打造"数字美元再造计划";香港积极打造港元稳定币生态,争夺亚洲金融科技高地;欧美、亚洲多国则通过法规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力图在数字时代维护货币影响力。稳定币成为各国围绕数字货币主权和全球支付体系的新角力场。
4. 使用场景不断丰富,逐渐接近法币职能
稳定币的功能持续拓展,从最初的币圈内部转账工具,逐步演变为全球交易支付、DeFi借贷与收益、资产避险工具、数字商品支付等多元应用场景。这种多元化趋势使稳定币逐步从"币圈工具"向"数字法币"演进,推动市场规模和资本关注度迎来井喷。
全球数字货币格局变革
从国家主导、商业银行试点,到科技巨头和链上原生项目参与,稳定币正从币圈小众工具,变身下一代全球支付基础设施的关键入口。这轮稳定币浪潮,实则是各国围绕"数字时代货币霸权"的角力。
香港在2025年5月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于同年8月正式实施,成为全球首个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这一举措不仅是被动监管,更是出于主动抢占"下一代支付清算中心"战略高地的考虑。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的战略意图包括:
香港采取双轨思路:数字港元由金管局主导,通过CBDC系统内结算、金融机构试点为主;港元稳定币则由市场主导,在开放链上应用、出海支付、跨境结算中作为补充甚至替代。这使香港在数字金融中掌握官方信用和商业效率两种"发行权"。
在这场"布雷顿森林3.0"时代的全球货币博弈中,稳定币已成为下一个主权工具的技术载体和影响力象征。美国以某些知名稳定币为锚,争夺数字时代的清算权;欧洲、日本以相关法规推动本币数字化的独立战略;而香港则以灵活前瞻的监管框架和高度开放的市场机制,走出了一条"市场驱动、制度护航"的独立路径。
未来,当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的基础设施,当区块链重新定义清算网络和资产表达形式,谁能掌握这套系统的定价权、准入权与清算权,谁就将在新一轮国际金融秩序中占据先机。稳定币不仅是货币的形态革命,更是数字主权、金融秩序与地缘话语权的深层博弈。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城市、更多国家加入这场尚未命名的数字金融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