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创业中的8大法律难题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Web3领域,希望在这片蓝海中寻找机遇。然而,对于国内的Web3创业者而言,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夹缝中开拓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需要解决业务内容本身的相关问题,还面临着复杂的法律合规挑战。本文总结了Web3创业者经常遇到的一些高频法律问题,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思路或启发。## 1. 国内Web3创业的红线目前在中国境内从事Web3相关的创业项目,有三个不可触碰的领域:发行代币、经营虚拟货币交易所和挖矿。Web3创业者必须谨慎避开这些禁区。发行代币的项目容易涉及非法集资风险。2017年9月,七部委发布公告叫停了所有境内ICO活动。根据政策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而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的是法币与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指通过专用"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2021年相关通知规定,禁止以任何名义发展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2. Web3项目模式的法律风险开设赌场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刑事罪名是币圈项目常见且高发的刑事法律风险。以Web3游戏为例,在中国会受到游戏法规和区块链政策的双重约束。如果在国内开发Web3游戏,法律风险较高。因为国外的Web3游戏中发行的代币通常可上链自由交易,而国内既禁止代币发行,又不允许游戏内代币提现。如果游戏商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回收游戏道具,可能存在涉赌风险。若在推广或游戏模式上存在类似传销的推广模式,如通过多级分销、拉人头等方式获取收益,可能存在传销风险。## 3. 防范金融犯罪风险Web3平台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基于交易的匿名性,交易所、加密数字钱包很难追溯每笔交易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交易不受地域限制,客户群体可能遍布全球。同时,这也是一个离资金最近的行业。因此,在未来的反洗钱监管中,Web3行业创业者可能会承担更高的责任和义务。一旦经营行为被某国认定为犯罪,可能面临巨额罚金、实控人被处以刑罚、项目被责令退出该国市场等后果。建立有效的反洗钱内控体系,履行反洗钱的法律义务,是Web3创业者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4. Web3项目出海的法律适用中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业务模式的任何一环与中国有关,理论上都可能受中国刑法管辖。增加业务模式中的涉外因素,如使用境外公司主体、名义上的外国经营者等,表面上似乎可以降低刑事风险,但如果所经营的Web3业务被国内法规政策禁止,且项目主要面向中国大陆用户,那么即使项目注册在境外,作为实质上由国人运营的Web3项目,仍存在相关刑事法律风险。## 5. Web3出海创业资金回流Web3创业者常见的问题是,公司的经营收入或融资款主要在海外,但主要团队和经营支出在内地。如何将海外公司的合法所得回流至内地?一种方法是通过境外直接投资(FDI)。FDI可理解为外国投资者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中国境内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常见的FDI情形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或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等权益。目前,中国对FDI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特定领域外,外国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享有相同的权利义务。Web3创业者常见的创业领域,如公链开发、跨链技术、DAPP、DID或其他链上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适用FDI。## 6. 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虽然区块链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但Web3项目在实际运营中仍涉及数据管理和跨区域数据联动。若项目在用户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疏忽,可能引发黑客攻击导致的安全事件。2024年11月,某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因黑客攻击导致用户资产损失巨大。该平台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如私钥存储不当和私钥明文传输等。对于在中国境内运营的Web3项目,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出海运营但面向国内用户的Web3项目,则需同时遵守中国和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7. 虚拟货币委托代投业务的法律风险虽然相关政策将虚拟货币业务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但实践中虚拟货币委托理财引发的法律纠纷仍然频发。如果Web3创业者以机构身份作为代投方,从投资者处筹集资金进行虚拟货币投资理财,在投资亏损时可能面临投资人的维权压力。尽管此类合作交易的合法性存在争议,但仍建议双方在合作前签署书面的委托投资协议。根据相关案件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代投方的涉刑风险。此外,明确管辖条款(选择管辖机构与地点)也有助于解决纠纷。## 8. 海外注册公司的国内员工问题如果公司经营业务违反中国刑法,出海项目无法完全避免国内刑事风险。国内员工面临两个主要风险:1. 员工缺乏稳定性。国内员工可能随时被立案调查,影响工作稳定性和用工成本。2. 立案调查可能影响公司整体运营。如果员工被立案调查,根据中国刑法相关规定,员工可能披露其知情的相关信息,导致公司商业秘密、高层等核心机密泄露,影响正常经营。## 结语对于Web3创业者和从业者而言,在决定从事相关业务之前,首先应了解法律规定的底线,严禁触碰高危的涉刑业务。即使是出海业务,如果面向国内用户开展,也需同时遵守国内及项目所在国的相关规定。希望本文能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建议,助力大家在Web3领域稳健前行。
Web3创业必读:8大法律难题及应对策略
Web3创业中的8大法律难题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Web3领域,希望在这片蓝海中寻找机遇。然而,对于国内的Web3创业者而言,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夹缝中开拓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需要解决业务内容本身的相关问题,还面临着复杂的法律合规挑战。
本文总结了Web3创业者经常遇到的一些高频法律问题,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思路或启发。
1. 国内Web3创业的红线
目前在中国境内从事Web3相关的创业项目,有三个不可触碰的领域:发行代币、经营虚拟货币交易所和挖矿。Web3创业者必须谨慎避开这些禁区。
发行代币的项目容易涉及非法集资风险。2017年9月,七部委发布公告叫停了所有境内ICO活动。
根据政策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而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的是法币与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
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指通过专用"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2021年相关通知规定,禁止以任何名义发展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2. Web3项目模式的法律风险
开设赌场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刑事罪名是币圈项目常见且高发的刑事法律风险。
以Web3游戏为例,在中国会受到游戏法规和区块链政策的双重约束。如果在国内开发Web3游戏,法律风险较高。因为国外的Web3游戏中发行的代币通常可上链自由交易,而国内既禁止代币发行,又不允许游戏内代币提现。
如果游戏商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回收游戏道具,可能存在涉赌风险。若在推广或游戏模式上存在类似传销的推广模式,如通过多级分销、拉人头等方式获取收益,可能存在传销风险。
3. 防范金融犯罪风险
Web3平台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基于交易的匿名性,交易所、加密数字钱包很难追溯每笔交易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交易不受地域限制,客户群体可能遍布全球。同时,这也是一个离资金最近的行业。
因此,在未来的反洗钱监管中,Web3行业创业者可能会承担更高的责任和义务。一旦经营行为被某国认定为犯罪,可能面临巨额罚金、实控人被处以刑罚、项目被责令退出该国市场等后果。
建立有效的反洗钱内控体系,履行反洗钱的法律义务,是Web3创业者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4. Web3项目出海的法律适用
中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业务模式的任何一环与中国有关,理论上都可能受中国刑法管辖。增加业务模式中的涉外因素,如使用境外公司主体、名义上的外国经营者等,表面上似乎可以降低刑事风险,但如果所经营的Web3业务被国内法规政策禁止,且项目主要面向中国大陆用户,那么即使项目注册在境外,作为实质上由国人运营的Web3项目,仍存在相关刑事法律风险。
5. Web3出海创业资金回流
Web3创业者常见的问题是,公司的经营收入或融资款主要在海外,但主要团队和经营支出在内地。如何将海外公司的合法所得回流至内地?一种方法是通过境外直接投资(FDI)。
FDI可理解为外国投资者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中国境内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常见的FDI情形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或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等权益。
目前,中国对FDI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特定领域外,外国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享有相同的权利义务。Web3创业者常见的创业领域,如公链开发、跨链技术、DAPP、DID或其他链上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适用FDI。
6. 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
虽然区块链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但Web3项目在实际运营中仍涉及数据管理和跨区域数据联动。若项目在用户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疏忽,可能引发黑客攻击导致的安全事件。
2024年11月,某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因黑客攻击导致用户资产损失巨大。该平台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如私钥存储不当和私钥明文传输等。
对于在中国境内运营的Web3项目,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出海运营但面向国内用户的Web3项目,则需同时遵守中国和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7. 虚拟货币委托代投业务的法律风险
虽然相关政策将虚拟货币业务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但实践中虚拟货币委托理财引发的法律纠纷仍然频发。如果Web3创业者以机构身份作为代投方,从投资者处筹集资金进行虚拟货币投资理财,在投资亏损时可能面临投资人的维权压力。
尽管此类合作交易的合法性存在争议,但仍建议双方在合作前签署书面的委托投资协议。根据相关案件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代投方的涉刑风险。此外,明确管辖条款(选择管辖机构与地点)也有助于解决纠纷。
8. 海外注册公司的国内员工问题
如果公司经营业务违反中国刑法,出海项目无法完全避免国内刑事风险。国内员工面临两个主要风险:
员工缺乏稳定性。国内员工可能随时被立案调查,影响工作稳定性和用工成本。
立案调查可能影响公司整体运营。如果员工被立案调查,根据中国刑法相关规定,员工可能披露其知情的相关信息,导致公司商业秘密、高层等核心机密泄露,影响正常经营。
结语
对于Web3创业者和从业者而言,在决定从事相关业务之前,首先应了解法律规定的底线,严禁触碰高危的涉刑业务。即使是出海业务,如果面向国内用户开展,也需同时遵守国内及项目所在国的相关规定。希望本文能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建议,助力大家在Web3领域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