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Web3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成新趋势 加密金融化前景广阔
Web3项目融合传统商业模式成新趋势
近期一级投资市场备受青睐的项目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倾向于"混合创新",即利用Web3技术基础设施来承载经过验证的成熟Web2商业逻辑。这种趋势体现在多个项目中,如将传统股票ETF投资逻辑引入Web3、专注数字资产量化策略、提供加密资产专业配置服务,以及开发比特币日常支付钱包等。
这些项目大多属于融合创新范畴,其本质与一些Web3项目"借壳上市"以及部分美股公司储备加密资产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的运作逻辑相似。
出现这种趋势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个:
纯原生链上创新项目遭遇发展瓶颈。这类项目不仅难以突破用户圈层,其商业模式也高度依赖代币经济学激励。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叙事和业务设计陷入了自我满足的困境,在流动性相对匮乏的低迷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被动。
监管环境呈现"加密友好"特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推出、相关法案的确立,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积极入场,都推动加密资产从小众投机标的向主流金融衍生品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拥抱传统金融成熟商业模式或寻找Web3实用技术基础设施的混合创新方向成为热门选择。
用户投资需求趋于成熟。随着主流Web2用户大规模涌入,用户关注点从去中心化程度转向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和盈利能力。因此,体验更简单、效果更直接的产品更受市场青睐。
基于这些趋势,未来3-5年的主流投资方向可能围绕"传统业务的加密化改造"展开:
金融细分市场将涌现大量"传统业务逻辑+加密技术底层"的项目,涵盖投资、支付、资管、保险、征信、供应链金融和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加密基础设施将趋于隐藏在后端,主要解决成本、效率和透明度问题,而用户体验的前端则与传统产品几乎无异。
技术标准化和基础设施的"隐形化"将成为重要趋势。支撑Web3和Web2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加密原生范畴,也不追求技术概念的炫酷,而是专注于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的加密技术支持。"模块化、链抽象"等概念可能不再是热门赛道,但将实际成为一些优秀产品的底层技术。
传统金融机构将转向"主动入场"。它们不再仅仅是购买加密货币储备或投资Web3项目,而是直接利用自身的牌照、资源和用户基础来进行加密业务的本土化改造。例如,银行推出稳定币支付、保险公司提供链上保单、券商开展加密资产托管等。这种大型机构的参与将带来更大规模的资金和用户,同时加剧产品化的竞争,推动行业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