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发展:一个有趣的对比近期,以太坊的Rollup-Centric策略似乎遇到了挫折,许多人对L1-L2-L3的层级结构表示不满。然而,有趣的是,AI领域在过去一年里也经历了类似的L1-L2-L3快速演变。让我们来比较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看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AI行业的分层逻辑AI的分层发展遵循了一种能力递进的逻辑,每一层都在解决上一层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1. L1层:大型语言模型(LLMs)奠定了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基础能力,但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2. L2层:推理模型专门针对L1的短板进行优化。例如,某些模型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和进行代码调试,有效弥补了LLMs的认知盲区。3. L3层:AI Agent整合了前两层的能力,使AI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执行。它们能够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处理复杂的工作流程。这种分层架构展现了明显的能力递进:L1打下基础,L2弥补短板,L3整合能力。用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AI在每一层的进步,变得更智能、更实用。## 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逻辑相比之下,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似乎陷入了一种"问题转移"的循环:1. L1层:公链面临性能瓶颈。2. L2层:为解决L1的问题,推出了扩容方案。虽然降低了Gas费用,提高了TPS,但也导致了流动性分散和生态应用匮乏的新问题。3. L3层:为解决L2的问题,开发了垂直应用链。然而,这又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碎片化,无法享受通用基础设施带来的协同效应。这种分层发展模式似乎只是将问题从一个层面转移到另一个层面,没有实质性地解决核心问题。## 根本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 AI行业的分层是由技术竞争驱动的,各大公司都在努力提升模型能力。- 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似乎更多地受到代币经济学的影响,各层解决方案的核心指标往往集中在总锁仓价值(TVL)和代币价格上。这种对比揭示了两个行业在发展动力上的显著差异:一个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另一个则更侧重于设计金融产品。尽管这种比较可能过于简化,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让我们思考这两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的异同。对于它们的发展路径孰优孰劣,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比AI与加密货币行业分层发展 揭示行业差异与挑战
AI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发展:一个有趣的对比
近期,以太坊的Rollup-Centric策略似乎遇到了挫折,许多人对L1-L2-L3的层级结构表示不满。然而,有趣的是,AI领域在过去一年里也经历了类似的L1-L2-L3快速演变。让我们来比较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看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AI行业的分层逻辑
AI的分层发展遵循了一种能力递进的逻辑,每一层都在解决上一层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
L1层:大型语言模型(LLMs)奠定了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基础能力,但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L2层:推理模型专门针对L1的短板进行优化。例如,某些模型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和进行代码调试,有效弥补了LLMs的认知盲区。
L3层:AI Agent整合了前两层的能力,使AI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执行。它们能够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处理复杂的工作流程。
这种分层架构展现了明显的能力递进:L1打下基础,L2弥补短板,L3整合能力。用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AI在每一层的进步,变得更智能、更实用。
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逻辑
相比之下,加密货币行业的分层似乎陷入了一种"问题转移"的循环:
L1层:公链面临性能瓶颈。
L2层:为解决L1的问题,推出了扩容方案。虽然降低了Gas费用,提高了TPS,但也导致了流动性分散和生态应用匮乏的新问题。
L3层:为解决L2的问题,开发了垂直应用链。然而,这又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碎片化,无法享受通用基础设施带来的协同效应。
这种分层发展模式似乎只是将问题从一个层面转移到另一个层面,没有实质性地解决核心问题。
根本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
这种对比揭示了两个行业在发展动力上的显著差异:一个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另一个则更侧重于设计金融产品。
尽管这种比较可能过于简化,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让我们思考这两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的异同。对于它们的发展路径孰优孰劣,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