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金融与加密交易平台的博弈金融业老兵每天深夜仍在开会。他在北京西城区一处四合院办公,处理着监管、业务合作和项目排期等问题。作为资深金融人士,他经历过上一轮金融危机,在全球市场闯荡多年,现在转向了虚拟资产领域。传统金融对Web3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某交易平台就推出了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功能。起初只是产品线补充,但几年后成为爆发点。去年第四季度,加密货币贡献了该平台总净收入的35%以上,交易量激增455%,推动交易收入同比增长733%,达3.58亿美元,成为最大收入来源。随后,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集体进场。2025年,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宣布开放比特币交易服务。这些巨头控制着全球资金通道、清算网络和支付系统,掌握着数十万亿美元资产。他们正以传统合规框架为基准,逐步布局加密领域。长期以来,加密交易平台靠上币定义叙事,靠入金控制流动性。但如今,"资产入口"角色正被传统金融夺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加密交易平台可能不再是金融桌上唯一发牌者。面对挑战,加密平台纷纷推出币股产品。有平台在两个月内完成美股代币产品研发上线,认为多年沉淀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是优势。但也有人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被动防守。数据显示,币股模式上线后初期获得关注,但活跃度很快回落。相比之下,同期某些区块链上的热门代币表现更为亮眼。合规成为行业焦点,但在传统金融人眼中,许多平台对合规的理解仍然单薄。一些小国牌照难以获得真正认可,无法接入主流金融系统。传统金融体系建立在责任链和信任闭环之上,而加密平台多生长于制度缝隙中。部分平台在积极调整,引入合规审计、设立境外信托架构等。有平台已获得欧洲相关牌照,并在维也纳设立欧洲总部。但这样的案例仍属少数。大多数平台既缺乏传统金融体系内的执照和信任背书,又失去了制度真空带来的高增长红利。加密交易平台正站在新秩序的边缘,被一层看不见的规则缓缓挤出核心。更复杂的制度和更大的资本正在取代原生的叙事与结构。它们的表达方式、发声节奏和融入的语境都在变化,试图在不被时代淘汰的前提下保留存在感。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悲观。有观点认为,加密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大于后者对交易平台的挤压。行业的每一轮进化都需要新玩家,两个金融世界正在交叉融合。目前,许多问题仍无明确答案。监管是否会真正放行加密交易平台?传统金融是否愿意共建而非替代?在下一轮行业主旋律到来之前,加密平台是否还有一次定义自己的机会?业内人士正在维持现状的同时,等待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
传统金融巨头入场 加密交易平台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金融与加密交易平台的博弈
金融业老兵每天深夜仍在开会。他在北京西城区一处四合院办公,处理着监管、业务合作和项目排期等问题。作为资深金融人士,他经历过上一轮金融危机,在全球市场闯荡多年,现在转向了虚拟资产领域。
传统金融对Web3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某交易平台就推出了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功能。起初只是产品线补充,但几年后成为爆发点。去年第四季度,加密货币贡献了该平台总净收入的35%以上,交易量激增455%,推动交易收入同比增长733%,达3.58亿美元,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随后,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集体进场。2025年,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宣布开放比特币交易服务。这些巨头控制着全球资金通道、清算网络和支付系统,掌握着数十万亿美元资产。他们正以传统合规框架为基准,逐步布局加密领域。
长期以来,加密交易平台靠上币定义叙事,靠入金控制流动性。但如今,"资产入口"角色正被传统金融夺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加密交易平台可能不再是金融桌上唯一发牌者。
面对挑战,加密平台纷纷推出币股产品。有平台在两个月内完成美股代币产品研发上线,认为多年沉淀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是优势。但也有人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被动防守。
数据显示,币股模式上线后初期获得关注,但活跃度很快回落。相比之下,同期某些区块链上的热门代币表现更为亮眼。
合规成为行业焦点,但在传统金融人眼中,许多平台对合规的理解仍然单薄。一些小国牌照难以获得真正认可,无法接入主流金融系统。传统金融体系建立在责任链和信任闭环之上,而加密平台多生长于制度缝隙中。
部分平台在积极调整,引入合规审计、设立境外信托架构等。有平台已获得欧洲相关牌照,并在维也纳设立欧洲总部。但这样的案例仍属少数。大多数平台既缺乏传统金融体系内的执照和信任背书,又失去了制度真空带来的高增长红利。
加密交易平台正站在新秩序的边缘,被一层看不见的规则缓缓挤出核心。更复杂的制度和更大的资本正在取代原生的叙事与结构。它们的表达方式、发声节奏和融入的语境都在变化,试图在不被时代淘汰的前提下保留存在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悲观。有观点认为,加密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大于后者对交易平台的挤压。行业的每一轮进化都需要新玩家,两个金融世界正在交叉融合。
目前,许多问题仍无明确答案。监管是否会真正放行加密交易平台?传统金融是否愿意共建而非替代?在下一轮行业主旋律到来之前,加密平台是否还有一次定义自己的机会?业内人士正在维持现状的同时,等待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