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触发算子在智能合约中的价值捕获与经济博弈分析
触发算子的本质与应用探讨
智能合约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改变状态时,往往需要外部操作来触发。这是由于中本聪架构下的智能合约本质决定的:每个操作都是一次全局拍卖。一些试图将触发自动化的设计,可能忽视了这种博弈问题,强行进行排序可能导致攻击或套利等博弈冲突。
触发算子的核心是基于GAS消耗和信息携带成本与状态改变收益之间的非线性交换。这种非线性特征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可能在某个维度上形成自增强效应从而沉淀价值?
触发算子通常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在DeFi设计中,触发算子常被定义为第三方行为,主要用于清算。这就带来了激励设计的问题。不同场景下会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信息成本和时间效应方面。
完全基于信息成本的触发可能导致矿工成为最终受益人。而引入时间效应的触发,可以设计成荷兰式拍卖结构,使大部分价值归属于真实触发者。但这也带来了时间快慢和参与意愿的分歧。
除清算外,触发算子在自动对冲方面也有重要应用。此外,创造或主动贡献信息的触发算子也是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时间推移,触发算子因其非线性和广泛性,可能成为链上首个捕获价值的算子。
一个关键问题是:触发算子能否独立构成一个博弈系统?由于每个触发算子都与特定场景相关,难以在统一的激励系统下运作。这需要所有合约都在同一标准下制定,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触发算子的成本包括GAS费用和信息净成本。收益则由统一的代币表示,并受时间和场景因素影响。如果要求所有场景对称且无套利机会,那么收益函数需要保持一致且线性。然而,这种设计很难形成自增强属性,在完全开放的合约环境中容易被复制。
尽管如此,触发算子作为某个大型博弈系统的一部分,可能具备某种自增强特性。例如,在对冲或报价系统中,由于其他参与方贡献价值,使得算子激励不完全线性。
总的来说,触发算子的非线性结构可以与大型合约结合,构成一定的自增强非合作博弈,并具有显著的经济学价值。但它难以独立完成一个博弈系统的设计并沉淀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一些现有产品在逻辑上可能存在问题,变成了内部彩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