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資產成職務犯罪新工具 執法機關技術實力提升

職務犯罪在加密資產時代的新形態

在我國刑法體系中,"職務犯罪"並非單一罪名,而是對多種犯罪行爲的總稱。這類犯罪通常由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或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實施,涉及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等行爲。這些行爲侵犯了公民權利,破壞了國家對公務活動的規範,依法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隨着加密資產的興起,一些不法分子開始將其作爲隱蔽的利益輸送工具。近期,多起涉及加密資產的職務犯罪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

近期重大涉幣職務犯罪案件

證監會高官涉幣案

不久前,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因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該官員濫用監管權力,在信息技術系統服務和採購等方面爲他人謀取不當利益,並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根據我國刑法,該官員可能涉嫌受賄罪。受賄罪的立案標準通常爲3萬元,量刑則根據涉案金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北京1.4億元虛擬貨幣職務侵佔案

2020年至2021年間,某科技公司員工馮某利用職務便利,與他人共謀騙取公司獎勵金1.4億餘元。隨後,他們通過多個境外虛擬幣交易平台和"混幣器"將犯罪所得轉移。案發後,馮某主動退還了92枚比特幣,共計追回贓款8900餘萬元。

由於馮某並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行爲涉嫌"職務侵佔罪"。根據最新規定,職務侵佔罪的立案標準爲3萬元以上。量刑標準則根據涉案金額的大小有所不同,最高可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加密時代的職務犯罪:北京億元涉幣職務侵佔案,追贓8900萬

涉幣職務犯罪案件的關鍵信息

這些案例揭示了當前涉幣職務犯罪的一些特點:

  1. 執法機關的偵查技術顯著提升。即使犯罪分子使用多個交易平台和混幣器,其犯罪行爲仍難逃法網。現有的混幣技術只能增加偵查難度,但無法完全規避追查。

  2. 追贓工作仍主要依賴犯罪嫌疑人的配合。加密資產具有特殊性,如果被轉移到境外或存儲在冷錢包中,追回難度較大。因此,犯罪嫌疑人的主動退贓對於挽回損失至關重要。

結語

隨着加密資產市場的發展和傳統金融系統的融合,預計未來加密資產可能會成爲職務犯罪中更常見的工具。這要求執法機關加強對加密資產的認知和技術儲備。同時,公職人員和企業高管也應提高警惕,認識到加密資產並非規避法律的"靈丹妙藥",切勿心存僥幸觸犯法律紅線。

BTC-1.6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ValidatorVibesvip
· 13小時前
唉……官僚们试图在加密货币中掩盖他们的足迹。所谓的“监管监督”真是太可笑了。
查看原文回復0
雏菊独角兽vip
· 14小時前
区块链行业的小雏菊,每朵花都开出链上智慧~踩坑老司机,实验室养花农(诊所专治被套失眠)
回復0
Crypto段子手vip
· 14小時前
查币最在行的居然不是安全员!暗访证监会去
回復0
GateUser-e51e87c7vip
· 14小時前
币圈的黑还是传统金融的黑
回復0
单身三年多vip
· 14小時前
钱权都动了 还能跑哪?
回復0
ProofOfNothingvip
· 14小時前
死道友不死贫道~躺平看戏ing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