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義的雙刃劍:頂級交易所48小時從巔峯到崩塌

功利主義的困境:從崛起到崩塌的加密交易所傳奇

加密貨幣行業總是充滿戲劇性。一家初創公司能在短短兩年半時間裏市值飆升至280億美元,36個月內估值從8億美元暴漲到320億美元,增長40倍。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從行業領先地位到瀕臨破產,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網上甚至流傳着這樣的笑話:本週大多數人的表現都超過了某位麻省理工畢業的頂級交易員。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那個留着標志性爆炸頭的年輕人。

SBF:喝了"毒雞湯"的功利主義者

有效利他主義的迷思

這位年輕企業家被維基百科標記爲"有效利他主義者"。除去其他耀眼頭銜,我們會發現他巧妙地爲自己塑造了一個獨特的性格形象,並將其視爲人生信條努力踐行。

利他主義、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都是西方倫理學的重要觀點。功利主義由英國哲學家邊沁創立,提倡"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位企業家將自己標榜爲有效利他主義者,更像是情境功利主義的應用。簡言之,就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行動,只要符合大多數人利益就是正確的,可以忽視道德和少數人利益。

有效利他主義者追求行善時的價值最大化,但前提是不損害自身利益。其理論推廣者彼得·辛格曾說:"如果我們有能力阻止壞事發生,而且不會造成重大犧牲,那麼從道德角度我們就有義務採取行動。"

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往往帶來反直覺的結論。比如認爲有能力的人應該選擇高薪工作再進行捐款,而非直接在慈善機構工作,即使該工作可能不道德或對社會無益。

在該交易所危機爆發後,以太坊創始人和某知名交易所CEO都指出了這種思維的問題所在。他們批評這種理念缺乏有效分配社會資本的理論,可能導致瘋狂投機和財富積累,而非真正造福社會。

信仰的根源

這位年輕企業家對有效利他主義的信奉源於少年時期。他的母親是斯坦福大學法學教授,在他14歲左右時注意到他對功利主義產生了自發興趣。這一理念在他年少時就開始扎根。

作爲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他在學生時代就在博客上探討功利主義、棒球和政治話題,展露思想。畢業後,他的事業猶如開掛般發展,在有效利他主義理念的指引下收獲了名譽、地位和財富。

然而,他對這一理念的執着也日益加深。他承諾將畢生大部分財富捐贈給有效慈善機構,公司也有將1%收入捐贈的政策。他還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向某候選人捐款最多的CEO之一。

在個人生活中,他選擇素食主義,聲稱每晚只睡四小時,與室友合租公寓,幾乎不喝酒也不度假。這些行爲似乎都在彰顯他對理念的忠誠。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然而,好人並不意味着所做之事就一定正確。正是這種世界觀和價值觀,反而可能導致了公司的危機。

持續的盈利和累積的成功膨脹了他的內心,讓他更加相信有效利他主義是制勝法寶。爲此,他需要更多行爲來強化這種信念。

但現實是,做慈善、參與政治、擴張業務都需要大量資金。這解釋了爲何近年來他不斷以高估值尋求融資,反映出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

在加密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資金儲備不足。爲了快速實現個人目標,他開始掩飾公司財報,用平台代幣作抵押品。危機爆發後,他甚至試圖散布虛假信息,聲稱還有大量儲備金,這反而暴露了更大的慌亂。

SBF:喝了"毒雞湯"的功利主義者

反思與未來

在危機中,這位年輕企業家開始醒悟,並向員工和外界進行深刻檢討。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道歉:"對不起,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應該做得更好。"

目前有消息稱,他正在尋求籌集巨額救助資金。無論是功利主義還是有效利他主義,對個人而言都只是一種思想工具。過度追求利益不可取,脫離現實同樣危險。

有效利他主義者在踐行理念時往往感到快樂和滿足,但也容易過於樂觀和理想化,忽視現實條件和問題。好在這位企業家似乎已開始反思,回歸到更務實的思維方式。

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同樣,公司的危機也未必是終局。未來他是否能真正反省、重新出發,我們拭目以待。

ETH5.2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74b10196vip
· 13小時前
钱圈最大牛比 跌得最惨 笑死
回復0
FrontRunFightervip
· 15小時前
在黑暗森林中又一次经典的市场操纵……见过这种走势千百次,但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真是无语。
查看原文回復0
GasGuruvip
· 15小時前
币圈就这德行
回復0
割肉清仓侠vip
· 15小時前
跑路一时爽 一直跑路一直爽
回復0
做题家の困惑vip
· 16小時前
又一个聪明人玩砸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