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從OTC"真空地帶"到全面覆蓋近年來,香港在虛擬資產監管領域經歷了顯著的演變。從最初的監管空白,到如今正在構建的全方位監管框架,這一過程反映了政府對加密貨幣行業日益增長的重視。2025年5月,香港警方成功打擊了一個價值1500萬美元的虛擬資產洗錢集團。該團夥主要通過尖沙咀的場外交易(OTC)渠道分拆和轉移資金。此前,在備受關注的JPEX案件中,調查人員發現許多涉案資金通過本地OTC店鋪完成了兌換和轉移,成爲詐騙鏈條中的關鍵環節。爲應對這些挑戰,香港政府於2025年6月發布了關於規管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的立法建議諮詢文件。該提案旨在將包括OTC在內的所有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納入統一的發牌監管框架。盡管這一建議仍處於諮詢階段,但它清晰地勾勒出了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的未來藍圖——從最初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到幣店納管,再到全面覆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這一監管演進可以分爲三個主要階段:1. 2023年:VATP納入監管,但OTC仍處於監管盲區。2022年底,香港通過了相關法例修訂,自2023年6月起對VATP實施發牌制度,由證監會(SFC)負責監管。然而,當時的監管範圍僅限於"電子平台+接觸客戶資產"的業務模式,未能覆蓋實體幣店、櫃臺和ATM等OTC場景。2. 2024年:海關發牌,加密貨幣OTC納入監管。2024年初,財政司及庫務局推出了首輪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發牌制度諮詢,首次將實體OTC納入監管範疇。該制度要求所有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現貨交易(無論實體還是線上)的機構必須持牌,由香港海關負責發牌。3. 2025年:OTC並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大家庭,統一由SFC監管。2025年6月,香港發布第二輪規管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立法建議,進一步擴大了監管範圍和深度。新的監管框架涵蓋了大宗交易、經紀撮合、結算兌換和資產管理等復雜服務,並將發牌權統一交由SFC,而銀行業務則由金管局(HKMA)監管。這一系列監管變化的背後,有多重驅動因素:首先,重大案件的頻發暴露了監管真空。OTC交易的匿名性和即時結算特性使其成爲繞過監管的風險通道。其次,國際監管壓力和FATF標準的要求推動香港完善其監管框架。爲維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信譽,香港必須確保其監管制度符合國際標準。最後,本地公衆意見也推動了政策升級。政府在諮詢過程中收到的反饋強調了OTC交易的高風險性和監管覆蓋不足等問題,這促使監管機構擴大了監管範圍。總的來說,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正朝着系統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從最初的平台監管,到幣店納管,再到如今提出的全鏈條"VA Dealing"框架,反映了監管機構對構建全面、有效的監管體系的決心。盡管最新的監管提案仍在諮詢階段,但它無疑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演進:從交易平台到全鏈條覆蓋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從OTC"真空地帶"到全面覆蓋
近年來,香港在虛擬資產監管領域經歷了顯著的演變。從最初的監管空白,到如今正在構建的全方位監管框架,這一過程反映了政府對加密貨幣行業日益增長的重視。
2025年5月,香港警方成功打擊了一個價值1500萬美元的虛擬資產洗錢集團。該團夥主要通過尖沙咀的場外交易(OTC)渠道分拆和轉移資金。此前,在備受關注的JPEX案件中,調查人員發現許多涉案資金通過本地OTC店鋪完成了兌換和轉移,成爲詐騙鏈條中的關鍵環節。
爲應對這些挑戰,香港政府於2025年6月發布了關於規管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的立法建議諮詢文件。該提案旨在將包括OTC在內的所有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納入統一的發牌監管框架。盡管這一建議仍處於諮詢階段,但它清晰地勾勒出了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的未來藍圖——從最初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到幣店納管,再到全面覆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這一監管演進可以分爲三個主要階段:
2022年底,香港通過了相關法例修訂,自2023年6月起對VATP實施發牌制度,由證監會(SFC)負責監管。然而,當時的監管範圍僅限於"電子平台+接觸客戶資產"的業務模式,未能覆蓋實體幣店、櫃臺和ATM等OTC場景。
2024年初,財政司及庫務局推出了首輪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發牌制度諮詢,首次將實體OTC納入監管範疇。該制度要求所有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現貨交易(無論實體還是線上)的機構必須持牌,由香港海關負責發牌。
2025年6月,香港發布第二輪規管虛擬資產買賣服務立法建議,進一步擴大了監管範圍和深度。新的監管框架涵蓋了大宗交易、經紀撮合、結算兌換和資產管理等復雜服務,並將發牌權統一交由SFC,而銀行業務則由金管局(HKMA)監管。
這一系列監管變化的背後,有多重驅動因素:
首先,重大案件的頻發暴露了監管真空。OTC交易的匿名性和即時結算特性使其成爲繞過監管的風險通道。
其次,國際監管壓力和FATF標準的要求推動香港完善其監管框架。爲維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信譽,香港必須確保其監管制度符合國際標準。
最後,本地公衆意見也推動了政策升級。政府在諮詢過程中收到的反饋強調了OTC交易的高風險性和監管覆蓋不足等問題,這促使監管機構擴大了監管範圍。
總的來說,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正朝着系統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從最初的平台監管,到幣店納管,再到如今提出的全鏈條"VA Dealing"框架,反映了監管機構對構建全面、有效的監管體系的決心。盡管最新的監管提案仍在諮詢階段,但它無疑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