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從滲透率視角解析: 全面布局加密市場的投資之道
從互聯網投資到All in Crypto:滲透率邏輯的應用
Jason曾在華興資本、啓明創投任職,後負責某家族辦公室的國內投資。他在2017年ICO潮首次接觸加密貨幣,但當時認知尚淺。2020年,他受到某知名人士的影響,開始深入研究這一領域。
吸引Jason的核心邏輯是滲透率。他舉例說,阿裏巴巴上市時中國電商滲透率爲3%,十年後增至30%。而當時加密貨幣用戶僅1-2億,全球人口60億,未來潛力巨大。目前加密貨幣滲透率約爲6億人,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2023年,Jason創立了自己的基金NDV。在比特幣2.9萬美元時入場,20個月內獲得了4.3倍以上的回報,表現優於比特幣。他的交易策略相對簡單直接。
MSTR的投資邏輯
Jason的投資理念始終圍繞"機構滲透率"展開。2023年,他們主要投資GBTC,因其對比特幣有折價。ETF獲批後,他開始思考機構投資者的下一步動向。
經過分析,Jason選擇了MSTR而非礦業股票或Coinbase。原因是MSTR邏輯簡單,易於形成共識,特別適合剛接觸加密貨幣的投資者。相比之下,Coinbase等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更復雜,礦業股則可能分散投資者注意力。
事實證明,MSTR的表現超過了英偉達、比特幣等多個熱門投資標的。
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點
Jason定義的"大錢"包括主權基金、保險公司、大學基金等。這些機構目前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滲透率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機構投資者最看重的是易懂性和流動性。因此,他們目前主要關注比特幣或少數幾只相關股票。Jason認爲,共識容易形成且流動性好的資產更容易吸引大資金。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XRP和SOL能獲得較多關注。XRP歷史悠久,市值大,流動性好,且不時有法律事件引發關注。
Jason強調,金融本質上是供需博弈。他建議關注大資金的動向,而不是過度追逐需要費力凝聚新共識的資產。只要在正確的資產上保持大倉位,就有可能獲得超額回報。
牛市頂部預測
Jason認爲,從ETF發行至今,比特幣從4萬美元漲到10萬美元左右,市場流入了300-500億美元。要達到15萬美元,還需要同等規模的資金流入。
他分析了可能的資金來源。短期內,联准会或財政部不太可能大規模入場。目前看來,州政府可能是潛在的大買家。假設每個大州投入20億美元,50個州合計可能貢獻500-1000億美元。
基於這些分析,Jason預計牛市頂部可能在15萬美元左右。他建議關注某些分析師提供的宏觀鏈上數據。
Jason認爲,當前市場相對透明,美國主導下的關鍵事件日期都會提前公布,給予市場參與者充分時間思考和預判。
市場週期變化
Jason預測,未來加密貨幣市場仍會存在週期,但不再是嚴格的四年一輪。這是因爲供給端的四年一次減半對市場的影響正在減弱,"四年週期"更多成爲一種心理預期。
同時,長期資金的進入將使市場更接近美股特徵。各種加密貨幣可能逐漸形成獨立敘事和趨勢,不再與比特幣同步漲跌。
Jason預測,未來政府可能重新定義代幣性質,允許代幣分紅、回購等。這將使加密貨幣市場更像美股,呈現強者恆強的特徵,而非類似A股的板塊輪動。
小幣種選擇策略
對於小幣種交易,Jason的策略是在大趨勢下,只選擇自己認識的創始人的項目。他認爲,只要創始人持續努力,投資者最多損失機會成本。
Jason特別關注創始人的成長性。無論是善於營銷還是專注開發,只要創始人在不斷進步,能夠提供新的認知並付諸實踐,Jason就認爲這是好的創始人。
個人成長建議
Jason強調認錯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他推薦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教會他如何正確面對錯誤。
在交易方面,Jason建議實踐、迭代和復盤。他特別推薦記錄每次交易的原因,持續積累經驗。
Jason還推薦關注某位知名交易員,認爲其對加密貨幣的基礎認知貢獻很大,並懂得取舍之道。
最後,Jason強調要認清自己的優勢,並在此基礎上最大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