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動性週期四階段解析:2025年中期展望及12大指標分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解析全球流動性週期:我們目前所處階段及未來展望

在經濟發展的長河中,從緊縮轉向寬松的時期往往孕育着代代相傳的財富。因此,準確把握自身在流動性週期中的位置,對於精準配置資產至關重要。那麼,我們當前究竟處於哪個階段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流動性週期的重要性

央行的流動性調控猶如全球經濟引擎的潤滑劑:

過度注入可能導致市場"超速運轉";而過度抽離則可能引發"經濟停滯",就像精心準備的約會突然泡湯。關鍵在於:如果能夠準確把握流動性的變化節奏,就能提前預測市場泡沫與崩潰。

解讀全球流動性週期:我們處於哪個位置?

2020-2025年流動性的四個階段

1. 激增階段(2020-2021年)

央行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寬松政策:利率降至零,量化寬松(QE)規模創歷史新高,約16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湧入市場。

從歷史角度看,這一時期全球貨幣供應量(M2)增速超過了二戰以來的任何時期。

2. 枯竭階段(2021-2022年)

利率急劇上升500個基點,量化緊縮(QT)啓動,各種危機救助計劃相繼到期。

具體表現爲,2022年債券市場遭遇史上最大跌幅(約-17%)。

3. 平穩階段(2022-2024年)

政策維持緊縮狀態,沒有新的重大舉措。

決策者保持現有政策不變,以充分發揮其抑制通脹的效果。

4. 初步轉向階段(2024-2025年)

全球開始降息並逐步放松管制,盡管利率仍處於相對高位,但已開始下行。

2025年中期形勢:我們一只腳仍停留在平穩階段,另一只腳正試探性地邁向初步轉向階段。當前利率依然高企,量化緊縮仍在繼續,但除非出現新的重大衝擊迫使我們重回激增模式,否則下一步很可能會繼續朝着寬松方向發展。

十二大流動性槓杆指標一覽

🔴 未激活 🟧 輕度激活 🟢 強烈激活

以下表格對比了2017年、2021年和2025年三個關鍵時點的情況:

  1. 降息
  2. 量化寬松(QE)
  3. 財政刺激
  4. IMF特別提款權(SDR)分配
  5. 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
  6. 联准会回購工具
  7. 联准会信貸工具
  8. 歐洲央行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9. 歐洲央行信貸工具
  10. 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線控制(YCC)
  11. 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RRR)下調
  12. 中國信貸擴張

其中,降息被認爲是能夠激活其他11個槓杆的總開關。

解讀全球流動性週期:我們處於哪個位置?

2025年中期形勢分析

降息情況

目前政策利率仍維持在高位;如果一切順利,可能會在2025年第四季度首次降息。

量化寬松/緊縮(QE/QT)情況

量化緊縮(QT)仍在進行中,尚未推出新的量化寬松(QE)措施,但已出現一些早期刺激信號。

值得關注的重要信號

  1. 通脹率降至2%且政策制定者宣布風險平衡

    • 關注點:联准会或歐央行聲明是否明確轉向中性措辭
    • 意義:爲降息鋪平道路
  2. 量化緊縮(QT)暫停

    • 關注點:联准会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或歐央行是否宣布對到期債券全額再投資
    • 意義:將資產負債表縮減轉爲中性狀態,增加市場流動性儲備
  3. 三個月期遠期利率協議與隔夜指數掉期利差(FRA-OIS)超過25個基點或回購利率突然飆升

    • 關注點:三個月期FRA-OIS利差或一般抵押品(GC)回購利率是否跳升至25個基點左右
    • 意義:預示美元融資壓力,可能促使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
  4. 中國人民銀行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25個基點

    • 關注點:全國性存款準備金率是否降至6.35%以下
    • 意義:注入4000億元基礎貨幣,可能成爲新興市場寬松政策的先導

結語

目前我們尚未進入流動性激增階段。

因此,在大部分流動性槓杆轉爲綠色之前,市場可能會持續出現風險偏好的波動,而不會真正進入狂熱狀態。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上述信號,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Hodl信仰者vip
· 07-15 01:21
正经看数据,2025前最佳配置组合:30现金+20长期债
回復0
NFT慈善家vip
· 07-15 01:19
老实说,又一个为社会公益进行代币化的金融周期...
查看原文回復0
SelfCustodyIssuesvip
· 07-15 01:19
又不知道买啥了呗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