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政治迷因幣崛起 前總統變現影響力引發爭議
政治迷因幣:總統影響力的新變現方式
近期,政治迷因幣的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一些觀察家認爲,這種現象反映了政治體系的腐敗和道德淪喪,而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爲政治籌資和參與的創新方式。
批評者指出,一位前任總統推出迷因幣是對這一崇高職位的褻瀆。他們認爲,總統職位應該是爲國家服務、留下遺產的機會,而不是用來推銷投機性的加密資產。這種行爲被視爲對政治體系信任的進一步侵蝕,加劇了公衆對領導人的失望情緒。
然而,支持者則認爲,政治迷因幣可能帶來更透明的政治籌資方式。他們指出,相比傳統的隱蔽性政治獻金,迷因幣的交易至少是公開可追蹤的。盡管如此,這種做法仍然引發了對政治腐敗新形式的擔憂。
一些分析人士將政治迷因幣的興起歸因於近年來一系列事件導致的公衆信任危機,包括伊拉克戰爭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後果。這種普遍的憤世嫉俗情緒爲非傳統政治手段創造了土壤。
關於迷因幣價格是否應該反映政治家的支持率,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認爲這純粹是投機行爲,而另一些人則認爲它可能成爲衡量政治影響力的新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政治迷因幣的做法。未來可能會出現以"無迷因幣"爲賣點的政治家,強調他們參政是爲了服務民衆,而非個人致富。
除了迷因幣,一些政治人物還計劃推出其他金融產品,如比特幣ETF。這引發了人們對潛在利益衝突的擔憂,質疑政治決策是否會受到個人金融利益的影響。
總的來說,政治迷因幣的出現反映了政治、金融和技術交叉領域的復雜現實。它既可能是政治參與的新形式,也可能是進一步侵蝕公衆信任的因素。隨着這一現象的發展,其對民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