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2022年DeFi八大安全事件回顧:損失超43億美元 跨鏈橋成重災區
2022年DeFi領域重大安全事件回顧與分析
2022年區塊鏈安全事件頻發,據統計全年共發生300多起,涉及金額高達43億美元。本文將重點分析8個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大多損失超過1億美元,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Ronin Bridge
2022年3月,NFT遊戲Axie Infinity的側鏈Ronin Network遭到入侵,損失17.36萬枚ETH和2550萬美元,總價值約6.25億美元。據調查,朝鮮黑客組織Lazarus與此事件有關。
攻擊者通過社會工程學手段,誘騙Sky Mavis公司員工下載含惡意軟件的僞造錄取通知,從而滲透系統並控制了5個驗證節點,最終完成了攻擊。
這起事件暴露了項目方在員工安全意識和內部安全體系方面的不足。同時也顯示,傳統黑客團體正逐漸將攻擊目標轉向區塊鏈項目。
Wormhole
Wormhole跨鏈橋遭攻擊,損失約12萬枚ETH。問題出在Solana端核心合約的籤名驗證代碼存在錯誤,允許攻擊者僞造"監護人"消息來鑄造包裝的ETH。
這個漏洞主要是由於使用了一些已廢棄的函數造成的。建議開發者應始終使用最新版本的編程語言和工具,以避免類似問題。
Nomad Bridge
跨鏈協議Nomad橋遭受攻擊,損失超1.9億美元。原因是初始化時可信根被錯誤設置,且未將舊根失效,導致攻擊者可構造任意消息抽取資金。
黑客利用該漏洞重復發送構造的交易數據,抽空了幾乎所有鎖定資金。約41個地址從中獲利1.52億美元,包括MEV機器人、其他黑客和一些白帽黑客。
這個案例凸顯了智能合約初始化設置的重要性,以及公開區塊鏈生態中各類參與者的復雜性。
Beanstalk
算法穩定幣項目Beanstalk Farms遭受閃電貸攻擊,損失約1.82億美元。攻擊者獲利超8000萬美元。
攻擊利用了項目治理機制的漏洞 - 提案投票與執行間無時間間隔。攻擊者通過閃電貸獲得大量投票權,通過惡意提案,直接執行了套利操作。
這一事件揭示了純去中心化治理機制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提案審核、投票權重、時間鎖等都需要仔細設計。
Wintermute
做市商Wintermute因使用存在漏洞的地址生成工具Profanity,導致私鑰被破解,損失約1.6億美元。
這個案例警示我們在使用開源工具時需謹慎,最好對其進行充分的安全評估。同時也反映出,追求"靚號"地址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Harmony Bridge
Harmony的跨鏈橋Horizon遭攻擊,損失超1億美元。據分析,疑似朝鮮黑客組織Lazarus Group所爲。
攻擊手法與Ronin Bridge事件類似,再次凸顯了針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國家級黑客威脅日益嚴重。
Ankr
Ankr遭遇內部人員作惡,導致10萬億枚aBNBc被憑空鑄造。攻擊者套現500萬USDC,另有套利者從中獲利1700萬美元。
這一事件暴露了項目在權限管理、私鑰保管等方面的嚴重缺陷,突出了完善內部安全體系的重要性。
Mango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Mango Markets遭受市場操縱攻擊,損失約1.15億美元。攻擊者利用平台的永續合約和預言機,通過拉升小市值代幣MNGO價格來獲利。
這一案例展示了DeFi項目在設計業務模式時需要考慮各種極端情況,尤其是對小市值代幣的風險控制。
總的來說,2022年DeFi安全事件頻發,暴露出智能合約、跨鏈橋、治理機制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項目方需要加強安全意識,完善風控體系;用戶則應謹慎參與,充分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