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政策與加密貨幣市場:關注聯準會之外的流動性變化

robot
摘要生成中

金融市場波動與加密貨幣前景分析

近期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周的劇烈波動,主要源於關稅問題引發的避險情緒。這種突發性事件導致資金流向和市場情緒出現短暫但劇烈的變化。然而,一旦市場對關稅帶來的基本面影響有了清晰認識,並且避險情緒得到充分釋放,整體金融環境有望找到新的平衡點。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在上周五收漲,結束了一周的動蕩。

從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波動率指數變化可以看出,上周VIX指數創下近期新高。過去幾年能與之相比的波動,除了去年某國央行加息引發的極端情況外,就要追溯到2020年疫情引發的金融動蕩了。這也說明了爲什麼市場在過去一周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因爲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確實罕見。

BTC未來行情除了看聯準會,還有另一個重要數據

隨着這種巨大波動暫時平息,影響加密貨幣市場走勢的焦點又回到了"通脹"和"降息"這兩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因爲只有降息才能帶來充裕的流動性,也才能爲以比特幣爲首的風險資產帶來增長的希望。

通過對比過去10年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比特幣的走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相關性。比特幣過去10年的巨大漲幅正是建立在全球M2暴增的基礎上,且這種相關性走勢遠超其他金融數據。

BTC未來行情除了看聯準會,還有另一個重要數據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每當美國公布與通脹或降息相關的數據時,比特幣總會有所反應,因爲這些數據最終影響的是是否有新的資金流入加密貨幣領域。

然而,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大多數參與者似乎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聯準會的降息路徑上,而忽視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指標——某國央行的資產規模。這一指標反映了該國當前的貨幣流動性情況。

當大家都在關注西方金融市場時,恰恰忽視了亞洲最大經濟體的金融流動性,實際上它與比特幣的漲跌幅同樣密切相關。從數據來看,該國央行的資產規模變化通常先於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大幅波動。

BTC未來行情除了看聯準會,還有另一個重要數據

有趣的是,在2017年比特幣牛市中,聯準會並不是"放水"的一方,反而全年加息了3次,且存在量化緊縮。但以比特幣爲首的風險資產在2017年表現依然非常樂觀,因爲某國央行的資產規模在那一年創下新高。

從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漲幅來看,也與該國央行的流動性存在一定相關性。歷史數據顯示,該央行總資產規模與標普500的年度相關性系數約爲0.32(基於2015-2024年數據)。

BTC未來行情除了看聯準會,還有另一個重要數據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除了要密切關注美國的貨幣政策,同樣需要留意亞洲最大經濟體的金融數據變化。而最近有消息稱:"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臺",這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5年1月,某國存款總額爲42.3萬億美元,而美國的存款總額約爲17.93萬億美元。這意味着,從存款規模上看,亞洲這個經濟體存在更多的金融可能性。如果其流動性改善,可能會帶來某種變化。

BTC未來行情除了看聯準會,還有另一個重要數據

當然,另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是,即使資金的流動性增加,是否能夠流入加密貨幣市場,畢竟還存在某些限制。不過,某些地區已經給出了積極的信號,從政策松緊程度和便利性來看,情況已經不同於幾年前。

總的來說,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機遇與挑戰並存。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向,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變化,以便在市場風向轉變時做好準備,把握潛在的投資機會。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HashRatePhilosophervip
· 07-09 05:13
熊市走多久了?还能撑住吧
回復0
Layer2套利者vip
· 07-09 00:10
如果你现在不在亚太/美国流动性池之间套利基点,那就完蛋了
查看原文回復0
MEV受害者协会vip
· 07-08 11:13
跌跌不休了属于是
回復0
链上资深吃瓜群众vip
· 07-07 16:17
最近也就btc还值得看看
回復0
DeFiVeteranvip
· 07-06 16:18
能稳吗这波
回復0
governance_ghostvip
· 07-06 16:17
我觉得做牛市咯
回復0
DegenDreamervip
· 07-06 16:07
盘还得等啊 别乱猜哈
回復0
Liquidity_Surfervip
· 07-06 16:06
又要看数据 头大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