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per EVM 生态新星 Project X 崛起Hyperliquid 作为本轮牛市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交易平台之一,日交易量已突破 150 亿美元,占据链上超 74% 的永续合约市场份额。其原生代币 HYPE 目前位居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第 12 位。Hyperliquid 的愿景不仅限于成为单一的链上交易平台,而是致力于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网络 Hyper EVM。近期,Hyper EVM 生态中的新项目 Project X 引发了社区的广泛关注。这个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线仅三天,其总锁仓量(TVL)就突破了 4000 万美元。作为一个新兴项目,Project X 的生态定位和团队背景值得深入探讨。要理解 Project X 的诞生,我们需要回顾其创始团队的前期项目 Pacmoon。Pacmoon 曾是 Blast 链上的知名社交 Meme 项目,通过"Yap 模式"(利用社交裂变和社区共识推动代币价值)一度将其完全稀释估值(FDV)推至超过 2 亿美元,成为 Blast 生态的代表性项目。然而,目前该项目代币 PAC 的 FDV 仅剩 3.5 万美元,几近归零。这一方面反映了 Blast 网络的逐渐沉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该项目昙花一现的特性。根据官方文档,Project X 的核心团队由 7 人组成,其中 Lamboland 负责增长策略,BOBBY 主管产品运营,hisho 专注产品设计,Ali 担任创意指导。团队还包括一位具有 Y Combinator 背景的首席技术官(CTO)和两名 DeFi 原生后端开发人员。已公开身份的四位成员均曾不同程度参与 Pacmoon 或 Blast 网络的建设,其中 Lamboland 和 BOBBY 是 Pacmoon 的联合创始人。如今,团队将目光转向 DeFi 基础设施,特别是自动做市商去中心化交易所(AMM DEX)。Project X 的规划显示,团队希望突破"模仿 Uniswap"的框架,通过创新的"分发机制、激励设计与用户体验",重塑交易平台的竞争逻辑。正如其官网所述:"技术正在趋同,下一轮 DeFi 的胜负手将在于如何更高效地分配价值、设计激励,并让用户愿意停留。"Project X 采用分阶段开发策略,目前聚焦于第一阶段"HyperEVM DEX",后续将扩展至"EVM Aggregator"和尚未公开的第三阶段,最终目标是成为"加密交易者的首选交易平台"。作为当前核心产品,HyperEVM DEX 定位为"Uniswap 风格的 AMM DEX",但在用户体验与激励机制上做了差异化设计:* 费用分配:在 V3 版本中,86% 的交易费用直接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LP),剩余部分用于协议运营。这一比例在同类 AMM 中属于"高 LP 回报"梯队。* V2 池筹备:尽管 V2 版本尚未上线,团队已透露未来将通过更复杂的做市策略(如动态手续费、跨链流动性聚合)进一步提升 LP 收益。完成 HyperEVM DEX 建设后,Project X 将进入第二阶段,专注于"EVM Aggregator"的开发。这一功能将实现跨链交易聚合,允许用户通过 Project X 一键访问多条 EVM 兼容链的流动性,解决当前"多链 DEX 割裂"的问题。## 参与方式Project X 的积分机制是当前激活用户增长的关键。目前,积分是用户参与生态的核心凭证,未来可能直接关联代币空投或生态权益。当前积分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 流动性提供(LP):用户可将资产存入 HyperEVM DEX 的流动性池(如当前主推的 kHYPE 池),根据产生的交易费用获得积分。值得注意的是,积分计算与"费用产出"强相关。* 交易:用户在平台完成现货交易可获得积分,积分数量根据交易规模与频率计算。* 邀请好友:通过分享专属邀请码,用户可获得双重奖励:获取好友产生积分的 10% 作为推荐奖励,同时好友的基础积分获取效率提升 10%。为快速冷启动生态,Project X 还设置了短期激励措施:* 每日 100 万积分池:当前阶段,平台每日固定释放 100 万积分,所有用户的积分获取均来自该池。* 首月积分乘数:前 30 天内,每日积分排名前 100 的用户均可获得最低 1 倍的积分乘数奖励。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方近期已调整积分系统界面,当前积分获取已实时反映在用户界面,但具体空投规则(如积分与代币的兑换比例、空投时间)尚未公布,需以官方后续公告为准。## 风险提示与多数依赖风险投资的 DeFi 项目不同,Project X 的资金来源更为grassroots:官网明确标注"100% 自筹资金,无机构投资、无天使投资、无私募"。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团队对项目的控制权更强,更倾向于"长期主义"。然而,这也伴随潜在风险。缺乏外部融资意味着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若遭遇极端行情或智能合约漏洞,可能面临难以赔偿用户损失的困境。
Hyper EVM生态新星崛起 Project X TVL突破4000万美元
Hyper EVM 生态新星 Project X 崛起
Hyperliquid 作为本轮牛市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交易平台之一,日交易量已突破 150 亿美元,占据链上超 74% 的永续合约市场份额。其原生代币 HYPE 目前位居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第 12 位。Hyperliquid 的愿景不仅限于成为单一的链上交易平台,而是致力于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网络 Hyper EVM。
近期,Hyper EVM 生态中的新项目 Project X 引发了社区的广泛关注。这个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线仅三天,其总锁仓量(TVL)就突破了 4000 万美元。作为一个新兴项目,Project X 的生态定位和团队背景值得深入探讨。
要理解 Project X 的诞生,我们需要回顾其创始团队的前期项目 Pacmoon。
Pacmoon 曾是 Blast 链上的知名社交 Meme 项目,通过"Yap 模式"(利用社交裂变和社区共识推动代币价值)一度将其完全稀释估值(FDV)推至超过 2 亿美元,成为 Blast 生态的代表性项目。然而,目前该项目代币 PAC 的 FDV 仅剩 3.5 万美元,几近归零。这一方面反映了 Blast 网络的逐渐沉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该项目昙花一现的特性。
根据官方文档,Project X 的核心团队由 7 人组成,其中 Lamboland 负责增长策略,BOBBY 主管产品运营,hisho 专注产品设计,Ali 担任创意指导。团队还包括一位具有 Y Combinator 背景的首席技术官(CTO)和两名 DeFi 原生后端开发人员。
已公开身份的四位成员均曾不同程度参与 Pacmoon 或 Blast 网络的建设,其中 Lamboland 和 BOBBY 是 Pacmoon 的联合创始人。
如今,团队将目光转向 DeFi 基础设施,特别是自动做市商去中心化交易所(AMM DEX)。Project X 的规划显示,团队希望突破"模仿 Uniswap"的框架,通过创新的"分发机制、激励设计与用户体验",重塑交易平台的竞争逻辑。正如其官网所述:"技术正在趋同,下一轮 DeFi 的胜负手将在于如何更高效地分配价值、设计激励,并让用户愿意停留。"
Project X 采用分阶段开发策略,目前聚焦于第一阶段"HyperEVM DEX",后续将扩展至"EVM Aggregator"和尚未公开的第三阶段,最终目标是成为"加密交易者的首选交易平台"。
作为当前核心产品,HyperEVM DEX 定位为"Uniswap 风格的 AMM DEX",但在用户体验与激励机制上做了差异化设计:
完成 HyperEVM DEX 建设后,Project X 将进入第二阶段,专注于"EVM Aggregator"的开发。这一功能将实现跨链交易聚合,允许用户通过 Project X 一键访问多条 EVM 兼容链的流动性,解决当前"多链 DEX 割裂"的问题。
参与方式
Project X 的积分机制是当前激活用户增长的关键。目前,积分是用户参与生态的核心凭证,未来可能直接关联代币空投或生态权益。
当前积分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
为快速冷启动生态,Project X 还设置了短期激励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方近期已调整积分系统界面,当前积分获取已实时反映在用户界面,但具体空投规则(如积分与代币的兑换比例、空投时间)尚未公布,需以官方后续公告为准。
风险提示
与多数依赖风险投资的 DeFi 项目不同,Project X 的资金来源更为grassroots:官网明确标注"100% 自筹资金,无机构投资、无天使投资、无私募"。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团队对项目的控制权更强,更倾向于"长期主义"。
然而,这也伴随潜在风险。缺乏外部融资意味着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若遭遇极端行情或智能合约漏洞,可能面临难以赔偿用户损失的困境。